
試耳機多了,發覺比試正規音響還要容易,只是沒錢買那麼多而已
我的耳機路
6,917 total views, 4 views today
是咁的…寫了那麼多年音響,一直迴避寫兩種產品,一是膽機、二是耳機,但世事難料,真真難料,膽機靚聲又抵玩,用用下都要寫,耳機原來不知不覺,今年試了多過12隻,但竟然沒有正式寫評測,於是今日決定倒抽一口氣,一炮過論盡過去一年試過的耳機,重點講重點。


首先是Perfect Sound的S301,試的時候夏天未到,耳機全白的關係,一拿回家已經被女兒據為己有,拿著AK120就去聽兒歌(放了一些兒歌,女兒竟然識揀返出來),我後來聽發覺耳棉漏聲,之後數天代理送來當時新鮮出場的新耳棉,變得貼耳得多,S301非常易推,莫說DAP推到,用手機也沒有問題,聲音清晰,低音不多但我覺得它播流行曲的確表現很好。


No Banner to display

第二隻是Sennheiser的Monmentum,因為本來沿用HD650對耳擴要求太高,難以用來試機,見當時Monmentum太紅,所以就買了一隻回來用,聲音甜美悅耳,而且沒有HD650那麼難服待,Sennheiser是如何都要有一隻的,這是我的看法。

日本Fostex的TH900是「大耳牛」,它的表現比同期的耳擴更出色,老實,聽流行曲非常好聲,低頻富彈力亦結實,快歌慢歌都有好效果,我的確好認真地想過會否購入作大型耳機參考之用,但不想衝動,結果Hold一Hold又未決定到。


瑞典Jays是平價貨中樣樣齊,而且表現平均,當然不能和貴價貨相比,但最少您並不容易找到它有什麼明顯缺點,我當它是贏了。而且還有一點,它的包裝精美到無朋友,拍得住Apple產品的。


入耳式耳機,最無奈是JH Audio的Roxanne,12單元市場焦點,代理送到上門,我偏偏大安旨意有老友幫手寫,就懶得聽,結果老友未能抽空落筆,耳機又還了,沒有機會細心聽,只剩下幾張拍攝精美的圖片…


Oppo推出的平面振膜(官方叫磁震平膜)耳機PM-1,第一印象Oppo得唔得?但外國評論正面,之後更有機會全港首試,借給紅人寫報告前自己先聽了幾天,除了聲音失真極低,相位準確表現線性,真正有監聽能力外,就是同類設計的耳機,很難做到如此輕身及戴得舒服,我相信它一定能在耳機界別獨當一面。


同為平面振膜,美國Audeze的LCD-X,也是印象深刻,聽古典樂非常得,有場面有氣勢,聲音一層層的,很少耳機可以做到這種聲效吧。當然,LCD-X較重較難推,好在試的時候用幾乎是最佳拍檔的Burson Conductor,效果很好。


大耳牛送走之後,來到入耳式耳機,但是輪到試一些昂貴一點,也許能彌補我未能試到JH的遺撼,先是法國Earsonics,試的是Universal Fit的S-EM6,3路6單元,聲音我的感覺是音樂感強、悅耳動聽。


在試這對S-EM6的前後時間,德國Visionear的VE6到手試,Visionear是專做CM的,所以Universal Fit只是Demo,效果據說打了一點折扣,但同樣是6單元,一試之下,層次分明,入耳式也能聽到有聲場,弱音豐富,動態強橫,只是價位高到兩萬元水平,要最燒那一班才會用來配AK240,肯定爽死。




中間又試過V-Moda的XS,作為On-Ear,它真的很舒服,而且聽流行曲也是很適合,又不難推,手機平板也可以夾到,實在是非常可靠兼User Friendly的耳機,好在這隻我沒有拿回家,否則又俾女兒「和平佔領」。



接下來是NuForce的Primo8,入耳式3路4單元,比起上述幾隻入耳耳機(Jays除外),最易推動,而且4單元在內,估不到也做得那麼細小,而且穿戴得尤如無物,聲音分析力高,一貫NuForce聲底,沒錯,分析力高得來不會令人聽得倦,不過附上的耳棉多得緊要,試用時記得不要嫌煩試多幾款耳棉,低頻表現會相差很遠。



最後壓軸出場,是大耳牛AKG K812PRO,不必多講,這隻耳機是上述所有耳機中,音效最全面,音質最高,只是它是開放式設計,只能在室內用,因為一定漏聲,但正因如此,聲音自然不壓迫,由流行曲到古典樂都應付自如,相比起其他過萬元大耳牛,它亦不算太難推,真的是一部好耳機。
————–
但我連前級都未有錢買,DAP都是剛剛才入手AK100II,試完,物還咯,寫了這篇報告,當滿足了自己心願,算架喇!

作者:國仁
全港唯一集專業試機、CAS 教學、精彩家訪於一身的影音網站,立即:
● Bookmark,LIKE & SHARE feverSound facebook
就是對國仁最大的支持!日日睇呢度、日日學到嘢!
No Banner to display
No Banner to display
No Banner to display
本頁瀏覽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