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y BRAVIA 2024 產品線深入解構|一片試盡 BRAVIA 9 Mini LED LCD TV + BRAVIA Theatre Quad 家庭影院系統|預購始動!片尾有優惠|艾域實試

Share

 4,378 total views,  6 views today

Sony 今年將會以「Cinema is Coming Home」為主題,並將 BRAVIA 品牌擴展至整個家庭娛樂產品線,涵蓋電視機、家庭影院系統以至 Soundbar 產品,究竟 Sony 如何「將戲院帶回家中」?艾域今次評測將會為大家全面拆解!

提起 BRAVIA 這個品牌,艾域自己其實和她甚具緣份,早於 2005 年自己第一次到外國工幹,正正就是前往 Sony 於日本東京品川總部見證 Sony BRAVIA 的誕生。事隔接近二十年,Sony BRAVIA 這個品牌今年正式宣布將會再度全面進化!結集電視機及全線家庭娛樂產品,Sony BRAVIA 產品將會為用家帶來更全面而完整的家庭娛樂體驗,當中電視機的型號命名方法將會全面簡化,其中旗艦型號將會是今次評測的主角 BRAVIA 9,同時也會推出 BRAVIA 8、7、3 等系列。
▲ 是次主角為系列中旗艦 BRAVIA 9,屬於 Mini LED LCD TV

今日開始,BRAVIA 就是 Sony「家庭影院」的代名詞

至於家庭影院系統方面,也將會全面歸納於 BRAVIA 這個大家庭,並統一命名為「BRAVIA Theatre」,當中就包括這次評測的另一位主角,被視為 HT-A9 家庭影院系統的後繼型號:BRAVIA Theatre Quad,而 Soundbar 產品則會有 Theatre Bar 9、Theatre Bar 8 等等。我個人認為這種命名方式,除了傳統影音玩家更容易記得之外﹐就算是普羅大眾消費者去選購產品時,都可以由型號上即時掌握到定位的高低,Sony 今次絕對下了一個好好的決定。
▲ 另一主角則是 BRAVIA Theatre 系列中矚目之作,HT-A9 後繼型號 BRAVIA Theatre Quad

植入自家 LED 驅動晶片 峰值亮度 Level Up

這次我們會先集中談 BRAVIA 9 電視機系列,也是 Sony 本年度最高階電視機系列,這系列將會有 65 吋、75 吋及 85 吋的 4K Mini LED LCD TV,除了 Local Dimming(分區控光)分割區上較上代增加三倍外,它們也在 Mini LED 背光系統上加入了號稱全球最細小、實際尺寸比米還小的自家開發 LED 驅動晶片,這枚晶片主要負責控制 LED 背光的電流量及顯示時間,從而配合經過 XR 處理器處理輸入影像訊號後產生的背光控制數據,更精準地驅動 LED 背光燈要產生的光亮度。而在數據上,除可提供增加 50% 的峰值亮度外,亦可進一步避免光暈問題,也可以加強畫面對比度及深度,整體耗電量亦逆向降低 20%,可以說是好處多多。
▲ 峰值亮度再度上調

XR 晶片繼續強化

至於近年來 Sony 電視最強賣點:XR 認知智能運算晶片,今年將加入兩種全新的場景偵測系統:環境綠色及人臉偵測,從而改善綠色的真實度,與及在不同角度甚至一大群人群的人臉呈現效果,後者對比以往比較著重強化人臉正面就明顯再進一步了。
另外內建喇叭系統方面,BRAVIA 9 亦著墨甚多。除了保留框架高音單元(Frame Tweeter)、向前發聲單元及雙超低音單元之外,今次 BRAVIA 9 加入一對向上發聲的波速高音單元(Beam Tweeter),令整體三維環繞聲立體音場更突出及開揚﹐亦可以有更清晰的定位效果。

校正模式持續增加  未來以「Studio Calibrated」為目標

至於內容方面,今年 Sony 自家的串流影視平台將由原本的「BRAVIA Core」易名為「Sony Pictures Core」,與 PlayStation 同一功能統一,但亦會在電視機上繼續提供高位元率(bitrate)的「Pure Stream」功能,與及 Sony Pictures Core 校正模式、Netflix 校正模式,未來還會透過韌體更新提供 Amazon Prime Video 校正模式。實際上,Sony 未來最終是希望於電視產品上做到「Studio Calibrated」目標,能夠掌握所有串流影視平台的 PQ 曲線(Perceptual Quantization 感知量化)設定資料,然後根據這些資料改變電視機的 PQ 參數再作播放,務求用家看到的畫面就跟在 Studio 製作時完全吻合,而他們說這個目標會在未來兩年左右完成。
至於其他系列方面,BRAVIA 8 會是他們全新的入門級 OLED TV,而 BRAVIA 7 則與 BRAVIA 9 一樣採用 Mini LED 背光系統,而 BRAVIA 3 單看型號,已經知道會是最入門的 LED LCD TV,但也會採用 Google TV 作業系統,並同時支援 Dolby Vision 及 Dolby Atmos。
▲ Sony 自家串流影視平台將會易名為「Sony Pictures Core」,與 PS 平台中的同一功能使用同一名字
▲ 但保留 Pure Stream 功能,可以高位元率作最高 4K 串流影像播放

畫面評測:亮度強悍 重點畫質提升顯著

今代 Sony BRAVIA 9 Mini LED LCD TV 著眼提升點共有幾項,包括峰質亮度提升、改善控光、改善綠色及人物膚色表現,而我覺得這幾點的確得到全方位強化。
首先是亮度,艾域可以說這部 BRAVIA 9 就算真的開燈、開窗簾去觀看,其畫面光度仍然足以抗衡到外來光線,整體的陽光感及光位力度都非常足夠,亦突顯 Mini LED 背光電視的優勢所在。
至於控光方面我特意試播 Sony Pictures、Netflix 等電影及影集的開場畫面,正常地正面觀看又或者略略由側面去看,都不會看到標誌有光暈的情況,可以說 BRAVIA 是再一部在這方面過關的 Mini LED 背光電視。同時因為黑位表現進步關係,即使去觀看一些昏暗場景,BRAVIA 9 都可以做到一個黑位沉實、暗位不會灰濛濛的畫面,對於未必很喜歡使用 OLED 電視的朋友來說,這次 BRAVIA 9 的光暗表現,艾域認為絕對不落下風。
近年來艾域認為 Sony 電視最強的人臉立體感表現,這次 BRAVIA 受惠了更強的光度及更好的黑位表現之下,也令到它播放一些「大頭」畫面時,可以有一個更突出的前後景深,讓看電視的觀眾可以更加聚焦在人物近鏡畫面,以至主角讀出對白時表情的演繹,也是它再進步的地方。
最後再試看一些我自己很喜歡的運動或動畫內容,就可以發現今一代的 Mini LED LCD TV 之綠色是鮮明得來更貼近我們認知現實世界的綠色,對於常常會看球賽的艾域而言,草地以至不同球隊的球衣顏色都可以真實而不誇張地輸出,甚至是刻意走到旁邊觀看都沒有顏色明顯變淡的問題,其可視角度上也令人滿意。所以如果大家要邀請朋友到家中觀賞球賽或運動節目,這部電視也可以大派用場。

聲音評測:堪稱電視喇叭最強之作

另外它的內置喇叭表現,艾域也敢說是電視機裡面的一個佼佼者,播放一些 Atmos 的內容時,聲音輸出清晰之餘,也真的有不錯之低頻效果,就連向上發聲單元所帶來的三維空間感,艾域也覺得真心不錯,還可以透過牆壁反射做到一些環繞效果,而全新的 Voice Zoom 3 功能,也真的能做到提升重點的人聲而不會夾雜其他不想加大之聲音,這些都是 XR 強化晶片再度進化的證明。
不過跟之前的 Sony 電視一樣,艾域仍然覺得 BRAVIA 只有第三組及第四組支援到 4K 120Hz 輸入及 VRR 功能是稍為不夠的,而選單上也跟上次試 A95L 時一樣,有不同選單做不同的設定,相對上還是比較繁複的。
▲ Voice Zoom 3 功能進一步加強語音輸出清晰度
▲ 仍然只有 HDMI3 及 HDMI4 支援傳輸 4K 120Hz/VRR 等功能,較為可惜

同場加試

BRAVIA Theatre Quad:任擺任放 4 件裝家庭影院系統

看完電視後,由於艾域自己想私心試試 BRAVIA Theatre Quad 這款產品,所以這次的評測有點特別,會有雙主角。想試的原因是聽聞在不久將來這種任意擺喇叭去呈現三維環繞聲的家庭影院系統即將抬頭,而自己會視 BRAVIA Theatre Quad 為當中的代表作。跟 HT-A9 一樣,Theatre Quad 也是由四個一模一樣的喇叭組成,不過就由上一代的柱體變成今次的長方形,讓它可以掛牆或座檯使用。而喇叭的背面就已經預設有一個掛牆孔,並預留了空間讓喇叭運作時不會震到牆壁而影響聲音表現。

單元方面,雖然 Theatre Quad 的喇叭並不龐大,但每個喇叭正面都已經是三路設計,分別配備了 19mm 高音、新增 60mm 中音及 85x85mm 正方形 X-Balanced 低音單元,而向上發聲單元也是新開發的 36x79mm 長方形 X-Balanced 單元。至於接收器支援的音效解碼方面,Theatre Quad 將會對應 Dolby Atmos 及 DTS-X 解碼,也會植入自家 360 Spatial Sound Mapping 功能,可以輸出7.1.4 架構的三維環繞聲效。當用家添置 SA-SW5 或者 SA-SW3 超低音喇叭時,更可達到 IMAX Enhanced 認證水平。

另外,配合指定的 Sony BRAVIA 電視,Theatre Quad 也可支援升級版 Acoustic Center Sync,將電視內建喇叭及這套家庭劇院組合合作輸出中置喇叭的效果,加強人聲表現。而 Theatre Quad 與 BRAVIA 9 一樣支援 Voice Zoom 3 功能,並針對上一代穩定度問題,在喇叭接收器用上雙天線架構,而訊號發射器也會偵測 Wi-Fi 環境,採用全新軟件運演算法加入的跳頻功能,確保連接時會自動選擇最適合的無線傳輸頻道,實行多管齊下,令這套系統可在全無線連線下有最穩定的聲音效果。

▲ Theatre Quad 的 4 個喇叭設計及單元完全相同
▲ 使用「8 字頭」電源線供電,並出廠已經分配喇叭擺放位置
▲ 箱體背面設有掛牆孔

▲ 3 路設計包括全新中音單元
▲ 向上發聲單元亦有改變

支援 4K/120Hz Dolby Vision 直通傳輸  無線傳輸 Dolby Atmos 穩定度高

首先談談 Theatre Quad 的訊號傳輸兼容性及連線穩定度,實試連接新世代遊戲機,就證實這套組合最高可以傳輸到 4K 120Hz Dolby Vision 內容,雖然它的訊號接收器都設有一組輸入、一組輸出 HDMI 端子,但由於兼容規格屬當下最高水平,再加上輸出端子支援 eARC 功能,所以在連接彈性上,以同類產品來說絕對是滿足到大部分的用家。至於連線穩定度,今次在我們試音室中做測試,房間內有數部已連接上網的智能電話及平板電腦,而一些影音裝置亦已連接上網,再加上路由器與試音室的距離並不太遠,整體而言與一般家居環境十分接近。而在這個場景測試下,無論是傳輸 DD+ 還是 Dolby True 編碼的 Dolby Atmos 環繞聲效,艾域都沒有遇到過斷線情況,在穩定度上我自己是十分滿意的。

▲ 可手動設定傳輸頻道,進一步避免出現干擾問題
▲ 設有自動房間校正系統
▲ 第一步測試 4 組喇叭的連接情況
▲ 第 2 步是測試使用空間的聲學情況
▲ 最後測試用家的聆聽高度
▲ 然後就會作相應校正,過程約需 3 分鐘,十分簡單
▲ 接收器之 HDMI 輸入及輸出端子,均支援 4K/120Hz Dolby Vision 訊號直通傳輸

環繞聲評測:定位極之分明  低頻動態喜出望外

至於聲音表現方面,我也有幾部分想分享第一樣就是即使它沒有一個獨立的中置喇叭,但其人聲輸出在 360 Spatial Sound Mapping 模式下﹐音量、清晰度均見足夠,還有真的做到一個在螢幕輸出的效果。另外這套系統裡面沒有附設一個獨立的超低音喇叭,如果你需要的話可以另購 SA-SW5 或 SA-SW3,但艾域自己覺得在沒有超低音之下,其實這套系統的低頻效果卻甚有驚喜,量感足夠之餘亦夠動態,其實已經非常不錯,除非你需要低頻效果填滿整個聆聽空間、需要沉浸在低音之中,否則這 4 個喇叭所輸出的低頻,其實應該已經可以滿足不少人的要求。

最後是這套組合的 4 個喇叭所輸出的 7.1.4 環繞聲效,在聲音物件的定位以至連貫度上均有理想效果,移向不會有斷層之餘,逐步出現的效果亦夠明顯,而且合共 4 個的向上發聲單元,也可令上空的三維效果更為平均及豐富,在呈現 Dolby Atmos 或者 DTS:X 這類三維環繞聲效,確實交足功課有餘。

但究竟喇叭是否高低放置也不會影響它的聲音表現呢?艾域這次測試的時候有刻意將右前置喇叭放高了半個喇叭位,而右後置喇叭直接放高了一個喇叭位,之後再做校正作試聽,感覺上這樣的設定之下,前方至來的聲音影響就不大,但環繞聲位置就會較明顯覺得右邊那一邊的聲音的確會高了一點,所以如果真的要用這套喇叭組合的話,艾域就建議大家在擺位高低差距上就不要太大了。

▲ 向上發聲單元營造出均衡而豐富的上空音效
Share